close

豐原最早被稱為「泰耶爾墩」,乃平埔族語「松柏林」之意。18世紀中葉以前,豐原為平埔族巴則海族岸裡社烏牛欄社(今南嵩里的烏牛欄溪一帶)的屬地(平埔族語Haluton)。

 
葫蘆墩墩腳遺址,在大街尾福德祠後方。

1732年雍正年間,潮州人岸裡社通事張達京岸裡社平埔族土官潘墩仔獲得允許開墾此地,其後自中國大陸引進男丁,闢建貓霧捒圳(後稱葫蘆墩圳),灌溉範圍廣大。乾隆初年,人廖舟率眾入墾,隨後改稱為「葫蘆墩」,屬貓霧梀之梀東上堡

道光年間,闢建八寶圳,使得豐原與鄰近地區(今神岡區大雅區潭子區)等地阡陌縱橫,良田處處,讓市街日益繁榮。光緒年間,台灣巡撫劉銘傳到達此處時,以其地富庶、風景佳麗,遂有「富春鄉」或「小蘇州」之稱。

到了日治時期(1895~1945),日本在台灣進行了大量的建設與產業活動,1905年葫蘆墩驛(今豐原車站)建置,豐原成為中部的往來交通要道。1915年起,八仙山林場開始伐木,豐原成為木材貯放、轉運與加工的重要據點,使得市區日益繁榮。這些木材、紡織等工廠,日後成為豐原地區各種小型機械工廠的前身。為此後豐原的發跡打下基礎。

另外豐原的土壤肥沃,成為了重要的農產產地,最有名的即為「貢米」,所謂貢米就是貢獻給天皇的米,其帶給豐原地區無上的光榮。

除了米以外還有菸草的種植,菸草必須要由最肥沃的土壤才能種植,可見豐原地區的土穰和其肥沃。

因為土穰的肥沃,使得農作物的產量也比其他地區都還要高,甚至出現豐原的佃農比別區的地主都還要有錢的現象!

也因為富足的關係,連帶著飲食文化的改變,像是豐原糕餅全台第一,就是因為人民普遍富足,所以有閒錢能買甜點,有甜點的需求就有技術的研發與精進,有錢才能研發和旅外研習阿!所以豐原地區能有糕餅業的發展都是因為有閒錢才能進行的。

 

 

arrow
arrow

    有巢氏小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